2024年5月7日,五一节后,华中师范大学生命关怀团队赶赴洪湖市府场镇苏何口,开展“何氏宗亲洪湖历程印记”中府支系的访谈,以及“何氏宗亲洪湖历程印记”撰写工作的第一次总结座谈会。团队在何氏宗亲名誉会长何明星,刘红艳主任和分会长何知虎的带领下,倾听中府何氏族人何修武、何正元、何明祥、何明香、何明传、何明松(强)、何知理、何捷等人讲述中府何氏先祖筚路蓝缕,守望传承的家族风云史。
谈及家史,就不得不翻阅族谱,这样的机缘下,我们有幸一睹百年何氏祖谱的真容。这份已传承一百三十年的何氏祖谱经历了1954的洪涝灾害、“破四旧”、“文革”动荡等时期,跟随何氏宗亲何正元的祖辈们数次迁徙,在何正元的倾力保护下,最终得以妥善珍藏下来。何正元在宗谱中写道:“纵观历史,国家可灭,朝代可替,家庭可散,个人可亡,惟有家族历史历久长存,生生不息。”
翻开中府何氏族谱,中府何氏可追溯始迁祖廷凤公、廷贵公,二公从江西省南康府建昌县云居村迁出,于明万历年间分别迁居湖北省沔邑夏查埠和毛家场,再于1700年前后由沔北迁徙沔南府场区域,沿中府河散居,从此落地生根,瓜瓞绵绵。其先祖们有耕读传家的文儒,有为民请命的好官,还有为乡民们默默付出的乡贤。据何氏宗亲何明祥回忆,何氏先人慷慨解囊,历时三年修建剅子,为刘小垸及附近乡民解决防旱排涝的民生问题,至今还有碑文著述,感念其大义。
碑文:何家私剅地处清泛垸之南,中府河之北堤。清同治年间刘小垸及相邻小垸排灌极不方便,时渍时旱,难保丰收。此间吾何氏族人胸怀大局,顾念乡邻生存之需,毅然出资,投劳修建此剅。至此排灌自如,年年丰收。邻近垸落受益非浅。有民谚为证:“周小垸的沟,刘小垸的剅,排灌水,准时抠。”此剅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,才完成其历史使今。此剅虽废,历史永驻,特立此碑,以示纪念。
中府何氏发展传承至今,人丁兴旺,人才济济。始祖凤公第十三代后裔——离休干部何修亭,1943年参军抗日,曾先后担任过武汉军区动员部副部长、襄阳军区司令员、湖北省民政卫生厅厅长等职,在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建设的大柴湖移民搬迁项目中,他做了大量艰苦卓越的工作,得到周总理的首肯和移民们的满意。何修亭也是洪湖何氏第一届宗亲会荣誉会长,对宗亲会的发展贡献良多。
何修亭(来源:网络)
据何明香回忆,前些年因为村里平整土地,四世祖尚仁公、尚义公(1645-1707)的坟墓不得已要迁移,虽然当时先祖的尸骨历经数百年,已无处可寻,但是其祖父为了缅怀先祖,将当时埋葬之地的泥土用红布包裹,葬于新墓之中,重新立碑供何氏后人敬祖祭祖,不忘渊源。
何明星是始祖凤公第十四孙,原湖北洪湖化工机械总厂工会主席,现已退休。在洪湖岸边何明星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人生历程:三个阶段五种人。
1954年至1983年在曹市区施港,从小队记工员到大队干部、住队工作队员,任曹市区经管站经管会计。
1984年至2014年在府场镇,先后任府场镇机关后勤会计,镇农办副主任,湖北洪湖电缆厂、湖北化工机械总厂副职干郭,湖北科鑫化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。
2015年至今在洪湖市新堤镇。先后任洪湖何氏宗亲会秘书长、名誉会长,参加一些根亲文化活动。
何明星
何明星说这是他三段平淡而又充实的人生经历。“人活一辈子不容易,人生的得与失、成与败、繁华与落寞不过是过眼烟云,用心完成每一份责任,感受每一次收获和喜悦,就感到很幸福。”何明星道出了他的人生真谛,在艰难与困苦中,他力争做“五种人”。
做一个能吃苦的人。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。”他出生甲午年六月,出生前大雨连天,祖父祖母60岁,父亲33岁,母亲20岁,全是劳动力。正好晴天一家人乘凉,母亲出生地主家,读过书,眼望满天星星,说到“天上好多星,我生个儿子叫明星”。他六岁时父亲因病去世,母亲才27岁,三年后母亲为他们三姊妹成人,向他打招呼告诉缘由,按照封建礼道,经大队长王泽松主持下,由主要亲属参加,签订“招公扶子”契约,这样他们家增加了新的成员赵大爷。赵大爷是观阵杨林人,是富农子弟,家里排行老大,弟弟成了家,离开家庭无生活影响。后来母亲对社会产生失望而生精神忧郁,在他15岁的时候,他的母亲离世了,留下五个儿女,两个小兄弟中最小的才一岁。失去双亲的童年是孤独的,还不允许悲伤,也没有撒娇的机会。他们三姊妹由祖父、祖母带大。母亲去世后,赵大爷十分艰辛的抚养两个孩子,并履行将他们抚养成人的义务。直到他的妹妹出嫁、弟弟上班后,赵大爷才迁回自己的老家。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,但这些只是暂时的!他们五兄妹现在都很幸福,这段艰辛的岁月,兄妹们永远铭记在心,成为他们日后努力改变生活的信念。
年轻时期的何明星
做一个爱学习的人。谈到学习,何明星说:“学习是一种习惯,是一种责任。我是自己要学,而且越学越想学,越学越深入,越学积极性主动性越强,不让我学习就无法生存,就感到有愧对父母、愧对领导和愧对社会的思想。”何明星是60年代初中毕业生,为了提升自己,他又参加继续教育,毕业于中央广电学校,后来应聘成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。他的职称由助理会计师提升到高级经济师。参加了2004年全国经济论坛、2014年科学家论坛,这两次论坛都在人民大会堂召开;2015年参加了在西京宾馆召开的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;2013年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洪湖市强企总裁提升班学习;2017年参加了由清华大学何向明教授主持的新能锂电全国首创国际论坛,参会者全部是何姓企业家。
做一个重实干的人。“最好的作风,就是踏踏实实干事。对发展负责、对岗位尽责、对长远负责、对大局负责。”何明星道出了对实干的理解。他是学管理的,八十年代后期担任湖北化工电缆厂二期项目总指挥,该项目由省建行定点支持项目。二十一世纪初,他花了近千元与打字门店合作建起了洪湖化机总厂企业网站,要委托专业人做当时需要上万元,为企业打开了一扇营销宣传窗口。2013年与武汉科技大学何显明合作,研发了1230万大卡的新型盘管式加热炉,获国家专利,他是第一发明人,该产品在全国焦化行业的大企业中受到广泛好评。2013年他快退休了,还主持洪湖化机总厂由二类压力容器制造提升为三类能力,获得国家认证通过。退休后在宗亲活动方面总是做些很有影响的事情,在全国何氏大家庭中获得了一定知名度。他曾办有自己的企业,年收入有近千万元。
何明星现在身体比较硬朗,闲不住,想力所能及做点事,就做了碧潭酒业洪湖总代理。他所做的事情,不是靠“捡野棉花、摘别人的桃子”所得的。
做一个求品位的人。权贵与富豪是人生之追求,应该源于社会、馈于社会,他认为从中的个人享受应该有度;人生不应以其论英雄。可谓,权之民所用,财之民共享,识辩低俗习,弘扬正能量。
做一个善坚持的人。只要是他认定了的事,评估无误,他都是顶住压力前行,把事做成,从不半途而废。
生活可以平淡,人生可以孤寂,但心灵要充实,灵魂要丰满,七十一载春华秋实,何明星用心完成每一份责任,追求更好的自己。
革命老兵,优秀党员何明传,1978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,后调126师373团和武警湖北总队第五支队工作。先后担任过干事、指导员、教导员、团政治处主任、副政委等职。2002年转业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,先后在区公安局、政法委综治办工作。2018年退休后,何明传一直投身于家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,不仅参与捐资续修家谱,还多次回苏何口与宗亲何知龙及乡亲协商,筹划修路修桥,兴建宗祠。在各方努力,以及宗亲们的大力支持下,2020年春节前苏何口桥正式通车使用,2021年年底苏何口公墓改造完成等,在何明传老家的堂屋里挂着一副字:“树高百尺得益根,人贵千乘受惠本,铭记祖德”,这是他的人生感悟,也是他的人生写照。
苏何口桥
年轻一代的何氏后辈更是人才辈出,长江后浪推前浪:
小鹏汽车董事长,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,第十五代何小鹏,智能汽车的前行者,他带领的小鹏汽车,不仅在中国,甚至在全球汽车市场中,都被视为智能汽车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;
第十五代何标,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,获硕士学位,现任渤海银行大连分行行长;
何军,何明传之子,退伍军人,从武警某部副中队长转业后,任职于武汉经济开发区(汉南区)城管局。作为一名军转干部,在2020年疫情期间,他带着82人的队伍奋战疫情防控一线,克服重重困难多方协调和调度,完成多项阶段性保障任务。何军用身体力行践行了他的承诺:“本色不改,冲锋一线,疫情不退,我不退!”2020年被授予“武汉五一劳动奖章”,也是当时武汉开发区管委会机关中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人。
访谈结束后,团队在名誉会长何明星、刘红艳主任、何明传等宗亲的带领下,与何新平宗亲进行了交流,对于他在洪湖教育界做出的贡献深表敬佩。随后,团队成员与宗亲代表一起参观了苏家口桥、何蓝墙遗址、湖北洪湖化工机械总厂、洪湖一中,4A级景区江滩公园、洪湖绿道、路易·艾黎故居等地,沿线既有深厚的历史人文,又有发展的时代印记,既有辽阔秀美的大湖风光,又有原汁原味的田园风情,令人目不暇接,流连忘返。
历时半年,华中师范大学生命关怀团队数次奔赴洪湖访谈取景,虽然“何氏宗亲洪湖历程印记”的七个支系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访谈,但“何氏宗亲洪湖历程印记”的编撰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,仁以为己任。
文稿:郑承芳
摄影:曹旭峰 涂华宇
编辑:胡 娟
审核:刘曙甲